2021-07-23 20:56:50

2021年7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亚林教授做客我院,在“南粤讲坛第24期”做了主题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由学院副院长杨 爱平教授主持,学院孙中伟教授、吴巧瑜教授、陈景云副教授、吴小芳老师、傅 承哲老师、廖了老师、温明月老师等参加了线下会议,共有 100 多位学院师生参加了线上会议。

图1.1.jpg

讲座第一部分,唐亚林教授重点谈了他关于政治定义的思考。他认为,“政治”以社会权力在约束条件下的行使为基本特征,无论是从学术还是实践的角度,有关政治的研究,就是约束条件的本质、来源以及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行使社会权力的技巧。分析这些约束条件,包括它们的来源、运作方式,以及政治代理人如何在这些约束条件中进行活动,就是政治研究的核心。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是:社会权力行使的约束性条件以及在既有约束性条件下社会权力行使的策略与技巧,找出约束性条件的复杂内容、寻找约束性条件下如何优化之道、找到突破约束性条件的途经。同时,他还对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我们对身处大时代的当代中国有多少了解?这样一个与我们每个人自身命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的未来走向如何?对此些问题,我们既要有坐在书斋里对共有的知识的深入研究,即“坐而论道”的精神,又要有与这个国家的民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活实践的切实支撑,即“行走中国”的良知。实践出真知,从此角度上讲,“行走中国”比“坐而论道”更重要;良知比书本知识更重要。非如此,无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自然也就谈不上改造中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

图2.1.jpg

讲座第二部分,也是师生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是关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经验分享。唐亚林教授分别从选题和题目的斟酌、学术史梳理、研究意义、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在选题和题目的斟酌部分,他重点谈到选题要新颖或视角要新,题目一看就让人有一种冲撞力,要充分体现问题意识,最好能把理论与方法也一块反映出来,让人感觉有很大的研究与创新空间,即能吸引评委的眼球。为此,他提出了“四句话法宝”,即:问题意识凸显,研究对象明确,研究方法可行,研究空间打开。他特别提醒,核心概念要明确,不能产生歧义,比如不能研究心理素质、“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范围很大却讲不清内涵的问题。同时,选题尽量与课题指南紧扣起来,不一定选原来的题目(指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因为范围比较大,大题小做一般做不好;要让人感觉到有研究空间,不要去研究诸如意义、影响、发展历程、地位、作用等问题。

图3.1.jpg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老师同学们与唐亚林教授展开深度专业交流,来自香港中联办深圳培训调研中心的靳环宇教授感谢唐亚林教授的经验分享,傅承哲老师请教了学术领域量化研究与定性研究如何平衡的问题,唐亚林教授亲切耐心地给予回答,并以经典之语结束了此次讲座——“谋生的本领别放弃,内心的关怀始终树立”。最后,杨爱平教授代表所有师生对唐亚林教授致以诚挚的感谢,认为唐教授对如何做学问和课题申报的“奥秘”进行了毫无保留的传授。

Baidu
sogou